当前速读:如何看待腾讯阿里遭海外股东减持?宁高宁:这事对我“有点刺激”
由《中国企业家》杂志社主办的“第二十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暨第二十二届中国企业未来之星年会”于12月10日-11日在北京举行,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原董事长宁高宁出席并演讲。
中国企业应该如何面对建设“中国式现代化”这一课题,宁高宁阐述了自己的想法。
【资料图】
首先,他提到了一件对自己“有点刺激”的事情。前不久,腾讯、阿里、比亚迪等公司的海外股东公开的、有计划的减持股权,使得这几家公司的股价不断地受压。
宁高宁称,因为上述公司的海外股东持股比例大,减持必然会给公司未来的发展造成一些掣肘。在其看来,海外股东在上述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从投资来讲,达到了预期之后就开始减持,分享到了大量的财富。“实际上腾讯的马化腾、阿里的马云持有的股权都不到10%,就变成中国的首富了,海外投资者在这个过程中应该说分享到了更大量的财富”。
宁高宁直言,很有意思的一种现象是,这些公司的业务、盈利、客户、管理团队、创业者都是中国人,但它的大股东是外国人,它的上市地是在海外。“我不是讲海外投资者不好、让人家占便宜了。我没有民族情绪,更没有说看到别的投资者赚钱了我们眼红。相反的,我们应该感谢人家,感谢他们在这两家公司发展的非常关键的阶段上,通过投资支持了公司的发展,否则也没有这两家公司的今天”。
但宁高宁提出两个疑问:
当时,为什么中国的企业和中国的投资者没有能够像海外投资者一样来支持腾讯、阿里的发展?包括没有能够像巴菲特一样积极地在早期支持入股了比亚迪。
如果今天在中国市场上还有这样的公司——当然,今天我们不知道是哪家,中国投资者、中国的企业能不能在最关键时刻给他们足够的支持?
“前面讲到像腾讯、阿里前期的发展过程中,为什么中国企业没有投资?”,宁高宁称,当时中国有大量的人、大量的资金投资到房地产、金融,还有很多一般的工业生产。
“这不是钱的问题、也不是人的问题,也不是对中国市场不了解的问题”,宁高宁说,应该说(当时的中国投资者)在认知理念、企业发展的规律上是有缺陷的。
宁高宁建议,中国企业下一步一定要做好四项工作:
第一,要用更长远的、更有信心的、更有前瞻性的眼光来看一个产业和行业,而不是做比较短期的、相对有些投机的交易性投资。
第二,要正确的认识自己,正确的与国际企业对标比较,能够虚心地学习,同时能够积极地参与国际竞争。
第三,中国企业应该在已经逐步重视研发的基础上,把研发融入到血液中,把创新融入到公司战略中,是一个持续不断的主业发展的过程。
第四,用更专业、更国际化、更有创新性、更市场化、更有激情和冲劲的团队来逐步接管公司,驱动未来的发展。
关键词: 中国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