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速读:CMF报告:中国经济复苏将经历三个阶段
(相关资料图)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赵语涵
6月25日,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季度论坛举办,发布以“夯实复苏基础的2023年中国宏观经济”为主题的2023年宏观经济中期报告。报告认为,经历疫情三年后,中国经济复苏需经历社会秩序与交易修复阶段、资产负债表修复阶段、常态化扩展阶段等三个不同阶段,而目前,中国经济复苏正处于从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转换的关键期。
“2023年是疫情影响消退与经济秩序归位的一年。中国经济核心任务是实现宏观经济恢复性增长和微观基础深度修复,进而重返扩张性增长轨道。”分析上半年经济走势,报告认为,上半年在前期积压需求释放、政策性力量支撑和低基数效应的共同作用下,中国宏观 经济恢复性增长态势明显,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呈现出“触底反弹”的运行特征。
不过,报告也认为,当前宏观经济的回暖向居民就业和收入状况的传导、向企业绩效状况的传导、向市场信心的传导还存在着明显的时滞和阻碍,“宏观热、微观冷”成为上半年中国经济另一突出特征。这使得对本轮中国经济复苏更为关键的——微观基础和预期的改善,进而实现从恢复性增长向扩张性增长的转变,依然面临巨大挑战。
报告分析,不同于以往经济周期,在经历了三年疫情之后,本轮中国经济复苏需经历社会秩序与交易修复阶段、资产负债表修复阶段、常态化扩展阶段等三个不同阶段。当前中国经济复苏正处于从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转换的关键期,这既是中国经济复苏的恢复性增长期,也是各种潜在风险显化和矛盾的集中爆发期。
具体来看,经济复苏的痛点与难点集中表现为“五个20%”,即青年群体调查失业率突破20%、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20%、地方土地出让收入同比下降20%、房地产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20%、消费者信心指数的缺口高达20%。“这‘五个20%’表明相关领域压力已经突破自我修复能力,在宏观调控下集中治理好这‘五个20%’也就牵住了中国经济复苏的牛鼻子。”报告称。
展望下半年,报告认为,中国经济有望在上半年实现恢复性增长的基础上,加快微观基础的修复,并不断改善市场预期,进而迈向扩张性增长。支撑中国经济实现扩张性增长的有利因素包括:“二十大”召开和疫情防控调整开启新一轮建设周期;“十四五”规划项目中期将发挥更大的投资拉动效应;宏观政策传导效率提升将更有效发挥稳增长作用;国际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转入下降通道的成本降低效应;中国通胀水平保持低位使得货币政策仍具有较大空间;中国与世界经济周期的不同步产生的风险对冲效应。
但同时,中国经济还面临诸多短期风险和中长期挑战。报告分析,下半年中国经济面临的六大短期风险点包括:宏观政策力度不足或提前回撤导致复苏进程中断的风险;房地产市场和汽车市场共振造成较大中短期下行压力的风险;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压力上扬的结构性区域性风险;全球经济放缓导致中国出口增速再次回落风险;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引发中国资本市场波动风险;俄乌冲突导致国际对立产生强烈经济外溢效应。
此外,中国经济复苏需要应对的四大中长期挑战则包括:在复苏过程中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累积问题;在复苏过程中深度修复微观基础和调动市场主体积极性;在开放发展中巩固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地位;在改革开放中解决中国经济存在的深层次扭曲问题。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