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城市,突然失速!

1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城市格局,越发固化了。

上半年成绩单早已出炉,中国经济最强的30个城市名单,与2022年相比毫无变化。

但其中也有一些细小的变化。

上海北京半年GDP双双突破2万亿,成都半年GDP首次突破1万亿。

杭州凭借6.9%的高增速,再次超越武汉,来到全国第八位,但二者的差距不到100亿。

南通、合肥分别较2022年上升5位、2位,超过福州、泉州、济南等城市,挺进20强,而福州、泉州、西安都出现位次下滑。

尽管各个城市间原本就有规模差距,但上半年的增速,才成为位次变化的最大原因。

从GDP增速看,30强城市中有20个的增速都跑赢了全国水平(5.5%)。

尤其是上海,增速高达9.7%。虽然不能抹杀上海经济的努力,但高增速主要是因为去年口罩之下的低基数。同样,另一个受影响大的城市长春,上半年的增速也高达9.1%。

此外,还有14个城市的增速超过了6%:

徐州、温州、南通、常州、烟台、杭州、无锡、济南、唐山、深圳、郑州、青岛、大连、合肥、成都、南京、宁波、西安、北京。

有人笑,有人哭。

上半年的广州、长沙、泉州、东莞,经济增速都不尽理想。

广州4.7%的增速,不仅落后于其他三个一线城市,甚至比整个广东省、全国水平还低了不少。

这也让中国第四城的直接竞争者——重庆,扩大了和广州的差距。2022年上半年,重庆领先广州80亿,到了今年已经领先215亿了。

更惨的东莞,增速只有1.5%。

这不仅是广东省21个地市中的最低增速,也成为全国30强、24个万亿城市中最低的增速。

作为万亿城市,作为深圳最亲密的兄弟,东莞究竟怎么了?

2

细细剖析东莞上半年的各项数据,就会发现其中原因。

固定投资增速8.5%,消费增速3.5%,成绩还算说得过去。

但规上工业增加值下降5.9%,进出口总额下降11.3%,成为拖累东莞经济的两大主因。

而工业和进出口,恰恰是东莞赖以为生的两条大腿。

尤其是工业,是东莞经济的基石,“世界工厂”的名头并非虚传。

2022年,东莞工业增加值6244亿元,位居全国第九,是全国工业十强城市之一。

而在工业十强城市中,东莞的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更是超过50%,高居第一。

也可见,东莞经济对工业的依赖性有多高。

工业增速下滑,对东莞经济的影响不言而喻。

作为东莞7个千亿产业的扛霸子,计算机、通信与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是工业实力的名片,其在全国的排名也仅次于深圳和苏州,位居全国第三。

然而上半年,这一产业增加值下降4.9%,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下降7.4%。

这就好像,最危急时刻你掏出了最拿手的兵器,却发现锈迹斑斑,派不上用场。

老板们的心态也变了:

“大环境不好,前景又不明朗,不敢投资”。

东莞的另一张名片—— 外贸,也泄了气。

上半年,东莞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11.3%,其中出口下降了9.4%。这也让东莞的外贸规模,被宁波反超。

而作为世界工厂的东莞,所有的商品都需要找到一个出口。

这也导致东莞的外贸依存度高达124%,在主要城市中高居第一。

也因此,外贸数据的下跌,对东莞又是另一重打击。

国外订单减少,需求疲软,成为一切的源头。

不少工厂的老板都在抱怨订单减少:

“今年的订单比去年降了近2/3,大部分客户都在观望。”

甚至,不少中小企业也因此都关了门。

这种趋势也同样发生在深圳,一家成立38年、高峰时员工10万人的工厂,最近宣布倒闭。

而面临工业、外贸的困局,又何止东莞一个。

比如广州,上半年工业增加值下降0.9%;

比如长沙,上半年进出口总额下降5.5%;

比如泉州,上半年工业增加值仅增长0.5%,进出口却下降了13.7%;

比如重庆,上半年外贸下降了15%,西安下降了16.9%。

但好在这些城市还能用另一条大腿支撑着,像东莞两条腿都没法走路的情况,实在罕见。

全局性的困局,东莞只是代表而已。

3

困于其中,自然也有东莞自己的原因。

过去四十多年,东莞电子、玩具、鞋业、家具等产业蓬勃发展,已经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之一,也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代表城市。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低成本的劳动力带来了东莞高速增长的奇迹,但也让东莞背上了外贸型城市的包袱。

东莞的资金、技术、设备、订单,大部分都来自境外,一旦遇到地缘风险带来的订单萎缩,经济变面临不小的风险。

产业转型,势在必行。

早在2012年,东莞就推出了一系列转型的重大措施,也规划了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

但一个天然因素却限制了东莞的转型。

东莞土地面积只有2542.67平方公里,在万亿城市中也仅仅高于深圳的1997平方公里。

并且东莞的城镇化率已经高达92.24%,可用土地几乎开发完毕。但这种开发的结果,并非像一二线核心城市那样漂亮的城市界面,东莞最大的特征依然是散装。

至今,东莞下辖4个街道、28个镇,没有划区管辖。

而这些城镇的存在,一方面导致没有连片的专业产业园区规划,另一方面导致各种产业链、小工厂太过分散。

散装城镇的界面不改变,东莞就难以形成大规模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转型也会受困。

东莞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东莞已经准备在5年内整备10万亩连片产业空间,承载大产业、大项目、大设施,从而形成特色产业集群。

转型之路,道阻且长。

但对那些中小厂家、企业主来说,眼下最紧迫的还是:

没有订单该怎么办?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