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快看:如何解读经济数据“开门红”?首席经济学家:开局良好成为共识
日前,国家统计局、央行分别发布了2月经济数据和金融统计数据。
【资料图】
其中,2月末,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数据为52.6,在1月基础上再次高于市场预期的50.5,创2021年5月以来新高;金融数据方面,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12.9%,更是创下近7年新高。
先行指标超预期,宏观经济开局良好成为共识。“持续修复、大幅超预期。”南方基金首席权益投资官茅炜表示,国内经济环比改善的趋势非常明显,且幅度也非常显著国内经济已经快速修复了去年四季度的极端低迷状态,这体现出经济内生增长韧性十足。
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指出,经济指标超预期,这意味着经济在春节后反弹值得期待,疫情后续的冲击在慢慢减弱,这些数据对企业信心提振非常明显。
PMI、M2先行指标预示回暖
今年以来,我国疫情顺利转好,生产生活加快恢复,各方面信心预期显著改善,经济整体性回升势头较好,总体保持了较高景气度。
首先是先行指标超预期。1月、2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PMI分别为50.1和52.6,连续两个月处于扩张区间,特别是2月PMI明显高于市场预期的50.5,创2021年5月以来新高,预示经济加速向好。
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郭磊分析,从绝对景气度看,2月制造业、非制造业PMI分别处于2009年、2013年以来的同期高点。由于1月在低基数基础上环比已有跃升,2月就不能再解释为基数因素,其更主要对应的是疫情达峰叠加信贷扩张的背景下,经济在快速正常化。
郭磊进一步表示,可以交叉验证的是,长江商学院中国企业经营状况指数(BCI)2月同样“跳空高开”。2月BCI为57.6,显著高于前值的49.7,其中走高的企业融资环境指数应是带动因素之一。据悉,BCI是一个从历史数据来看稳定性相对较高的指标。
汇添富基金首席经济学家韩贤旺表示,PMI表现超预期恢复,尽管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数据短期波动,但是也是符合预期的,经济恢复次序中,投资指标比消费恢复快,消费数据还需要观察,原因在于消费子行业复苏周期不同、两会期间政策真空期等因素影响。
其次,金融数据“开门红”。1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4.9万亿元,创单月历史新高。2月份人民币贷款和社融数据超预期。货币供应量上,2月末M2同比增长12.9%,增速创2016年中以来新高。金融数据高增长对经济回稳提供了重要支撑。
金融数据是经济数据的领先指标,茅炜表示,金融数据的开门红有两个明确的信号:一是,稳增长政策在发力;二是,政策的发力开始在企业行为上体现出积极的效果。
对于M2创下近7年新高的原因,郭磊表示,主要还是社融结构下的一个自然结果:一是政府债融资规模偏高,存款性公司对政府债权扩张加速;二是信贷增速偏高,存款性公司对企业部门债权扩张加速。
创同期历史新高的还有2月实体信贷,当月新增1.82万亿元,同比多增9241亿元。郭磊认为,这一表现背后主要有三个因素:
一是春节错位,今年工作日占优势;
二是银行在降低实体融资成本要求下会尽量将信贷节奏前置;
三是在政府部门起步即冲刺、企业预期边际改善、热点城市二手房成交回暖等因素作用下,实体融资需求改善。
其中,郭磊指出,结构上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企业中长期贷款的走高。2月企业中长期贷款新增1.1万亿元,继1月后再创有数据统计以来同期新高。从去年经验数据来看,基础设施贷款和工业贷款合计占企业中长期贷款的67%左右,所以,今年年初以来专项债的靠前发力、制造业景气高开带来的资本开支需求是主要驱动。
往后看,郭磊认为,中长期贷款具有一定可持续性。一则政策已指出要“持续发挥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的作用,更好撬动投资”,这将进一步带动基建和新基建;二则对一些制造业行业来说,年内可能存在补库存需求。
茅炜指出,企业中长期贷款的大增意味着企业看好长期经营前景,前期稳增长政策的效果正在体现。当然稍微有些不足的是居民端的贷款需求相对低迷,在2月份已经看到一定的积极改善。
邵宇表示,金融数据是领先指标,金融数据大幅增长表明实体经济会得到较多的金融支持,因此,在实体经济稳定增长上应该会有一个较好的传导过程。后续还需要发电量、就业等微观数据验证。
此外,包括摩根士丹利、高盛、汇丰、摩根大通等境内外机构纷纷上调我国经济增长预测。多数市场机构预测我国一季度GDP增速将达3.2%左右,较上月预测上调约0.7个百分点,预计二季度增速冲高,全年经济呈“N”型走势,全年增长5.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指出,中国发展极有可能成为促进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的一个最重要因素。
结构性亮点传递出积极信号
茅炜表示,除了PMI和金融数据之外,今年经济数据还透露出一些重要、积极信号。
首先,居民出行和服务业景气度大幅改善,2月以来主要城市的拥堵延时指数、地铁客运量、国内航班数均显示出行火爆;其次,重点城市地产成交显著回暖,重点一二线城市二手房成交创历史新高,新房成交达到2019年同期水平,重点三四线城市地产销售也显著复苏;第三,随着基建开工发力,建材销售也快速上行,虽然绝对规模距离疫情前还有距离,但上行幅度很明显。
具体来看,今年经济结构性亮点颇多,生产端加速恢复,呈现出“量增面扩”的态势,比如工业生产整体修复、制造业经营情况全面好转以及产业链供应链恢复良好。在需求端,反弹明显,体现在内需好于外需,消费好于投资。
值得关注的是,房地产销售出现回暖,融资条件已经发生改善。随着疫情缓解,保交楼等政策举措效果逐步显现,春节之后房地产市场回升迹象明显。一是房地产销售较快增长。2月份,房地产销售额环比上升35.1%、同比上升28.5%。二是房地产融资力度增大。截至1月底,商业银行披露的意向性授信计划涉及至少67家房企,合计额度超过6万亿元。截至2月底,证监会已累计受理4家上市房企再融资申请,拟融资金额合计228亿元,10家上市房企公告非公开发行预案,拟融资金额合计约345亿元。2月份交易所房企公司债券发行132亿元,同比增长110%。
茅炜指出,从3月高频数据来看,一二线新房销售有望稳定在2019年同期水平,三线城市的销售中枢可能超过2022年同期,整体而言,全年新房销售面积增长可能超过5%。
专家预判今年政策温和持续
今年年初以来,随着稳增长政策效应进一步显现,叠加疫情影响消退等有利因素,企业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加快,经济回升态势更加明朗。
同时也要看到,当前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后续的经济运行状况还需观察:一是去年10月以来的出口承压态势尚未扭转;二是房地产开工、投资等仍处于低位。
此外,疫情“疤痕效应”持续,对居民收入预期、消费需求和投资意愿的抑制尚未根本扭转,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日益突出,部分中小金融机构存量风险仍然较高,处置难度较大。
同时负责国际业务部的韩贤旺指出,在近期调研中发现,尽管欧美市场消费需求较低导致外贸承压,但并非像传言中那么悲观。此外,消费的恢复预期政府会持续发力,比如消费券、对新能源特定行业支持等。
在后续货币政策预判上,经济学家们判断较为一致。经济指标与金融数据走强,并不意味着宏观经济政策不会继续保持稳增长、扩内需。郭强表示,密集的货币政策操作一般处于经济周期的衰退前期;复苏期阶段货币政策主要特征是引导货币支持实体,推动信用扩张;同时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空间相对更大。对于2023年来说,政策空间主要在于广义财政(专项债额度、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和产业政策等。
因此,郭强认为,总体来看,外需仍有较大不确定性,财政和就业压力尚未完全解除,如央行在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指出的“有效需求不足仍是主要矛盾”,扩大内需的政策方向短期应该不会变化。
茅炜则表示,疫情期间,我国货币政策在所有经济大国中保持了最大的克制,没有大规模放水,更多地是通过结构性货币政策对战略新兴行业、小微企业等领域进行针对性支持,确保货币政策精准有效。对后续货币政策的看法,首先是整体稳健、结构积极这个大的导向应该不会变;其次是随着经济数据的改善,货币政策会进入一个观测周期,短期内进一步宽松的概率不大,但目前也不具备紧缩的基础。
邵宇指出,考虑到今年GDP增长目标在5%,财政货币等政策持续发力还值得期待,不过当前更强调生息与固本培元,所以大概率保持温和、持续发力的判断,并且兼顾逆周期和跨周期因素影响。
韩贤旺也表示,基于今年开局数据良好,今年上半年货币政策应该不会有大动作,预计下半年会根据经济恢复情况再做调整。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