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快播:国美回应“破产”!有人留言问:工资啥时候发…

黄光裕创办的国美,近日传出了因拖欠数百万货款,被供应商诉至法院,申请破产清算的消息。虽然国美方面尚未证实这一传闻,但记者在深入调查中了解到,其确实正面临经营困境,“18个月后恢复地位”成为一纸空谈,大股东黄光裕夫妇因多次减持被质疑对公司没信心,人员也正不断流失……

沉寂许久的国美,刚刚在消息面“返场”,便是带着“破产清算”这样爆炸性的话题。

近日,名为中城院要案中心的微博号发布消息称,国美电器有限公司因拖欠供应商数百万货款,经催要不能偿还,被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破产法庭申请破产清算,法院已启动审查。


(资料图)

消息一经发出,立刻引发关注,多家媒体也跟进报道。

12月1日,《国际金融报》记者先后试着联系多位国美方面的公关,欲求证上述情况。但上述人员竟无一例外地表示自己已离职,同时也告知记者,国美的人员正在“一波一波陆续走掉”的,恐难有人能回复相关问题。

直至当晚,国美电器在官方微博发布声明:截至目前,国美电器有限公司及国美控股集团其它下属公司未收悉任何司法机关作出的有关公司被申请破产的法律文书或问询谈话;对公司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公司一贯本着负责任的态度,在充分保障各方权益的前提下协商处理,合作共赢。对于无法协商一致的,通过司法路径予以解决。公司尊重司法、遵守法律规定,也请相关各方恪守法律法规,合法合规解决争议问题。

而在这条微博下方,还不断有网友留言追问:发工资了吗?

黄光裕多次减持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国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新增股权冻结信息,股权被执行企业为成都力鼎银科股权投资基金中心(有限合伙),冻结数额为367万人民币,冻结日期自2022年11月24日至2025年11月23日,执行法院为杭州市萧山区人民法院。

风险信息显示,国美控股还存在1条被执行人信息,被执行金额超2.1亿。

另据《国际金融报》记者在雪球上查找到的信息,最初发布消息的中城院要案中心系中城百亿产业信息技术研究院直属从事重大疑难复杂案件论证和研究的机构。

根据我国现行《企业破产法》第二条和第七条规定,企业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债权人有权向人民法院申请对其破产清算。

北京云嘉律师事务所律师赵占领告诉记者,破产清偿顺序为:

(1)破产企业所欠职工工资和劳动保险费用;

(2)破产企业所欠税款;

(3)破产债权。

赵占领表示,破产财产依清偿顺序逐一分配,前一顺序债权全部清偿之前,后面顺序的债权不予分配。破产财产不足清偿同一顺序债权的,按照比例分配。有的破产债权顺序在先,比如有抵押的债权。供应商的债权属于普通债权,应在上述前两项和优先债权获得清偿之后,再按比例清偿。

如果事实正如中城院要案中心所描述,国美接下来将面临什么?

赵占领称,国美零售此后要向法院提交证据,比如审计报告等,证明自身并非资不抵债,不符合破产的条件。当然,法院一般会指定举证期限。

而对于国美零售目前的状况,家电行业资深观察人士刘步尘在和记者的交流中很是感慨:“包括发力直播在内,国美各种应对危机的措施,都难以从根本上改变其下行轨迹。就以直播为例,不是说国美不可以做直播带货,但直播流量从哪里来?没有流量的直播又有什么意义?”

刘步尘指出,国美零售目前最大的威胁是基本上没有现金流,年内到期的应付债务远高于其营收规模,还账的钱从何而来是燃眉难题。“黄光裕把国美持续经营下去的信心已经基本上没有了,如果有,也不会多次低位减持股票”。

港交所文件显示,11月14日,国美大股东黄光裕以每股0.1381港元的均价,出售了5亿股公司港股,套现约6905万港元,持股比例从39.19%降至37.79%。

今年以来,大股东黄光裕夫妇已有多次减持。

刘步尘认为,现在黄光裕的策略是“丢国美保自己”,即其已在准备国美的破产清算。作为一家有限责任公司,国美的破产清算,可以为黄光裕构筑一道防火墙,从而最大限度地保住其个人资产。毕竟,国美的持续下行,只会将其个人资产一点点耗尽,这是黄光裕最不想看到的。因此,国美破产清算,对黄光裕个人而言是件好事。

“18个月复活”成空谈

说好的18个月拯救国美呢?

对于黄光裕曾经的豪言壮语,多位业内人士都向记者表达了相似的困惑。

黄光裕重归后,一度干劲十足,豪言不断,外界也一致看好。

2021年2月18日,黄光裕发布“拼搏奋进,再攀高峰”的内部讲话,提出“力争在未来18个月时间内恢复原有市场地位”的目标。

同年4月7日,国美零售全球投资人电话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是黄光裕回归国美后首次公开出席会议,备受市场投资者关注。也正是这次会议披露了国美2020年整体业绩、2021年“家·生活”战略,以及“18个月”的目标。

国美零售首席财务官方巍在会上分别针对线上线下平台及供应链平台发展“如何达成18个月的目标业绩”,提到了多个关键数据。

在供应链方面,国美将主力打造家电、食品酒水、服饰鞋包、家居家装、日用百货、母婴玩具、美妆个护六大类目商品采购平台,力争在18个月后,SKU数量突破50万(家电类从3W拓展到10W,非家电从7W拓展到40W)。供应链平台通过实现供应链全渠道输出,18个月将形成2000亿规模,目标3000亿,未来五年形成万亿规模的供应链体系。

线下门店方面,将国美电器的门店以自营及加盟形式,通过网格化进行规划,实现数量扩张至6000家,线下向线上导流,实现月活1亿以上。

对于上述目标,彼时的国美高层信心十足,方巍曾表示:“自2021年开年以来,从经营情况来看,无论电器销售还是整个线上线下多平台、多品类的GMV和日活增长,都是比较可喜的,我们相信这种可喜的态势是可持续的。”

然而,对于黄光裕的“一顿操作猛如虎”,市场直接“用脚投票”,从他回归时算起,国美股价在一度达到多年高位2.55港元/股后,又一路下跌,直到如今的0.198港元/股。

经营策略致败局

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坦言,无论是国美APP改名“真快乐”,搞“折上折”,还是“打扮家”,黄光裕做了不少努力。然而,“真快乐”没能快乐起来,等来的是裁员、业绩大幅调整的消息,“折上折”“打扮家”也没能在市场上搅出什么水花。

“国美想用‘折上折’重启流量,也是花招尽出。但这些‘促销’也只能形成暂时的流量热度,却难以形成黏性。这样的护城河其实是很不稳定的,甚至是需要大量资金去补贴来抢占短暂的流量优势,却很难长期保持。除非有一批自身生态链上的独有品类和品牌,否则,这样的导购模式,要么只是给别人做嫁衣,要么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产经时评人张书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亦如是评价。

在业界看来,国美零售在电商方面的经营策略上始终摇摆。

2003年,国美上线电商,至2006年开始大规模涉足电商领域;

2008年到2012年,随着黄光裕出事,国美开始走下坡路;

2012年,国美斥资收购库巴网,涉足家电电商;

2016年,国美电商转型,向家生活的家庭整体解决方案、智慧家庭解决方案等新业务模式发展;

2018年,国美运营社交电商“美店”;

2021年,国美又宣布开启娱乐化战略,上线“真快乐”。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网络零售部主任、高级分析师莫岱青表示,纵观国美近二十年的电商历程,可以发现国美在电商的经营策略上举棋不定、涉足过家电、社交电商、智慧家庭、娱乐等,但目标太过繁杂,“真快乐”竟然想同时对标拼多多、京东、淘宝、小红书、抖音、快手等,一时难以取得成绩。加上国美电商的名称频繁变换,不能形成有效的辨识度。另外,国美也“脚踩多只船”,先后入驻拼多多和京东,均未达预期。时常变换的战略让国美疲于应对,始终无法形成自身的优势。

2021年,国美零售实现营收464.84亿元,同比增长5.36%。归母净亏损为44.02亿元,亏损同比下降37.06%。2022年上半年,国美实现营收121.09亿元,同比下降53.46%;归属母公司净亏损29.66亿元,亏损同比扩大50.24%。

10月21日,国美零售还发布盈利预警公告称,今年前三季度累计销售收入同比将下滑约55%至60%之间,2022年全年业绩将较去年出现大幅下滑。

10月28日,国美零售发布的盈利预警补充公告显示,2022年全年归属于母公司拥有者应占经营亏损将比去年同期扩大35%至65%之间。截至2022年9月30日,集团逾期贷款约为30亿元。

而在过去五年中,国美已经亏损超190亿元。

莫岱青表示,国美一方面面临着长期亏损和偿付债务的压力,另一方面与其他电商平台阿里、京东、拼多多在用户规模、战略规划、组织结构、技术实力上存在很大差距,此外还要面对其他后起之秀。四面楚歌下,尽管国美不断调整战略,但收效甚微,翻身的机会也微乎其微。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历年发布的《中国网络零售市场数据监测报告》亦显示,2013年至2019年,国美零售市场份额始终徘徊,依次为0.4%、1.7%、1.6%、1.8%、1.65%、跌出前十、1.73%。这样的市场份额,在国内电商格局中几乎没有“存在感”。2020年到2022年,国美电商依旧未有起色。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鲍姆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鲍跃忠认为,国美电商一直没做起来的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原因还出在公司内部。黄光裕的离开给国美带来较大波动,而等他回归后,零售市场已经变天,他对国美复苏所产生的影响相当有限。

关键词: